==========================
今天早上,把放在購物車裏的一件羽絨服(9.9刀)删掉了。
我不需要買一件不好看、我也不喜歡的衣服回來啊。
我之前給自己的理由是“先湊合湊合”。
可是有人在趕我嗎?
天氣在趕我嗎?
沒有啊。
泰格拉目前的天氣根本就沒到穿羽絨棉服的地步。
我為什麽要“先湊合湊合”呢?因為便宜,因為內心暗暗跟他人比“誰的衣服數量更多”?
當我發現,自己可以忍住,不去因為“便宜”而買一件什麽東西給自己湊數量的時候,我沒有感覺空虛、悵然若失,而是得到了一種更為踏實的感覺。
質量好的衣服才可以洗很多次都不壞,一穿幾十年,可以拿出來懷舊。
質量差的就是用來丢掉的。
那麽,我為什麽要花費自己的時間,寫自己甚至都不願意看的作品,用“免費”這種手段吸引讀者呢?
我應該要找到自己最想寫的東西,用科學的框架構造它,然後用愛使它圓滿。
這樣每一本,雖然可能一開始沒有多少人看見,但是人氣和實力一定會一點點進步起來。
寫精雕細琢的書才是積累,粗制濫造的只是給垃圾桶填滿肚子。
我開始學習、開始看別的書、開始琢磨各種辦法,并不代表現在的我比原來的自己優越。
僅僅是因為我想要成長,而且還渴望成長。
而且“學”只是個開始,接下來依然有上百萬字的練習需要進行,依然有很多彎路要走(走完才能理解。
他人的建議并不能讓我們避免挫折,我們必然會自己同挫折遇見并親自度過。
他們的智慧僅僅是讓我們在面對挫折時因為有了預先的了解,而更沉着、踏實、高效而已。
我敬仰的學姐賽琳娜,在今年之前也一直一直沒有去看(學)別人的書,僅僅是同我們交流寫作感想,不聊劇情。直到她開始看書,半年時間就“順”了一把。于是她很興奮,像是撿到寶一樣把這個經驗分享給大家。然後聽到她分享的我們十幾二十個人,又像撿到寶一樣……
今天為了準備的SAT考試,我與夏洛特說起作文模版,她冷漠說不想看別人的。
我又從她的身上看到自己,心頭又是一點震顫。
“原來我真的真的真的一點也不特別啊!”
自從寫作變成愛好,我再不看書,只看電影,閱讀其他小說的時候也頂多撿些詞句絕不記劇情……可是,我以為這樣的我是特別的!我跟別人不一樣!我是“作者”了,我不用再看書了!我自己寫自己的!越寫越多就好了!
可是——原來,其他人也都是這樣想的!
都說當了作者之後口味就刁了,即使是當評員的作者,大多數也只能看見缺點,整個界面都是讓她“棄文”的理由,她再也不會像其他讀者一樣追文了。
這就是我的被其他作者說爛的文依然有讀者看甚至喜歡的理由。讀者的眼裏只有故事而已。
重要的是,持“口味刁了”的觀念的我,其實是充滿優越感的。
并不覺得自己是錯的。
看文也僅僅是看筆觸,而已。
這樣的我,才是我自己應該警惕的啊!
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是我渴望的生活方式,我不想離開。
雖然,要實現這個目标,首先還是得讓“稿費”能夠養活自己,最主要還是得讓讀者喜歡我的作品……這樣才能有心力真的寫下去。
可是,我知道,這個目标跟“賺取稿費”“xxx數量的書迷”“作品得以出版、改編影視”……都不太一樣。
“賺錢”——賺到什麽程度,不想賺了呢?
“書迷”——一年兩年三年,曾經的“死忠粉”也許只因為你文裏一句話就不喜歡你了,還會有很多人給你留言說棄文了——有多少顆心可以不迷失在這裏的“小天使”的愛裏?
“改編”——得之是幸,不得是命。
——就在我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我發現我內心的目标不原來是賺多少多少稿費,多少多少讀者,而是“可以幸福地寫一輩子就好了啊!”
——————–
閱讀前注:
從閣樓中翻找出來一封某居民寫給自己的信(日記),似是礙于臉皮,未曾存放至教堂。
因其中好幾處感觸與本整理者不謀而合,遂厚着臉皮分享。
“寫精雕細琢的書才是積累,粗制濫造的只是給垃圾桶填滿肚子。”
“他人的建議并不能讓我們避免挫折,我們必然會自己同挫折遇見并親自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