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評論

“燕公子, 人做事不一定需要理由。世上有個詞叫‘興致’,興致使然,貧僧便想了, 興致不到,貧僧便不想。”

“是我唐突了,希望大師莫怪。”

“論道大會在即,燕公子應該調整好心态好好比賽才是。”

燕回舟苦笑, “若是大師在此時失去自己的親人, 大師也能若無其事的去好好比賽嗎?”

“貧僧不能。”了明望着佛像, “但是貧僧會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逝者已矣, 一昧的沉溺在悲傷之中也于事無補, 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是不可取的。”

“這些道理我何嘗不明白……”燕回舟擡首望着高大的佛像, 眼中一片悲涼, 小師妹的死去, 為什麽大家好像沒有什麽反應,除了他以外,他的父親, 他的好友似乎都不會感到傷心。

“也許痛着痛着便習慣了。”

了明起身離開佛堂,燕回舟回首望着他離去的背影,一瞬間, 他以為與他說話的是另一個自己,而不是了明。

燕回舟撫摸着手腕上的佛珠, 他想,也許識海裏的那個自己是來自以後的自己,所有他才會是一個和尚的樣子,看破這紅塵, 而後出家為僧。

除了小師妹,世上還有誰能夠成為知心人呢?

舒樂不曉得燕回舟心中所想,她隐匿了身形一直站在門外看着他。燕回舟在佛堂前跪了許久,才起身回自己的廂房。

舒樂有一瞬間的惆悵,她發現自己現在好像有點看不懂燕回舟了。就像孩子大了不由娘,到了該放手的時候,她又舍不得。

舒樂甩了甩腦袋,她想的都是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

燕回舟走了,佛堂之中只有燃着的香火冒着袅袅細煙。舒樂踏進佛堂望着金身佛像,她有種說不出的熟悉感,可是她分明不曾信佛,她可沒有任何的宗教信仰,為何自己卻覺得這佛像,這香火味讓她心靜,讓她悲痛?

舒樂在佛堂轉了一圈,并無所獲,索性收起心神不再想這種莫須有的情感。她還是要想法子讓燕回舟後日出現在論道大會的賽場上。

自己随性而來,結果還是得自己給自己打補丁。

燕回舟拿着經文帶着沒有解開的疑惑回到了廂房中,手指上帶着的那枚虛無納戒顏色豔麗,讓他無法忽視掉它的存在。

修士命損後便會魂飛魄散,除非一些修士修為到了一定境界,死後魂魄依舊可以不散,只是會失去自我意識,在世間徘徊。若有人使用招魂的法子,興許可以将他的魂魄保存下來,日後找具軀殼使他重返人間。

燕回舟一開始想過這個法子,甚至在“湘寧”的魂魄灰飛煙滅之前嘗試着将她的魂魄保住,可是他的修為根本做不到,他眼睜睜的看着師妹的三花散去,毫無辦法。

後日便是論道大會,上次聽聞金英說論道大會的第一名的獎勵是蒼蕪劍,這柄蒼蕪劍實在貴重以至于讓大家忽略了其他兩個名次的獎品。

第二名為《無我心法》。

第三名為昆侖玉。

《無我心法》傳聞是初元派的遺策。當初初元派毀于一場異火之中,百年基業化為灰燼,這本心法便是在一堆灰燼中找回的幾本功法之一。

這本心法對于境界低的修士來說非常雞肋,毫無用處,但是對境界高的修士來說,非常實用。境界越高的修士,越容易迷惑,他們的目标在漫長的歲月中變得朦胧,他們的初心在潛心修煉中慢慢遺失。

有的修士活得越久,越看不開這世間繁華。

有的修士活得越久,越是孤獨,越是不明白自己當初為什麽要堅持修道這條路。

這便是“問心”。

修道一路非常困難,只聽聞曾經燃燈古佛常伴青燈而後飛升成為萬佛之祖,而後的修士便無所聽聞了。

也許是出家人更能耐得住寂寞,克己複禮,經得住歲月的苦行,所以最終修成正果。

所有的一切後人都不得而知,但是燕回舟就是看上了這本心經。他至今沒能明白另一個自己是如何出現的,也許這就是他的“自我”。修士修身修心,一旦遇上“自我”,那便是漫長的攻不破歲月。

所以燕回舟想要《無我心經》。

他看不清楚自己的心,但是他想要變強。他很明白,這個世界就是弱肉強食,他現在保不住師妹,難道以後還要保不住自己的父親,自己的好友嗎?

師妹的離去讓他徹底明白,這個世界弱者只能束手無策的等待命運的安排。若是夠強,興許還有一力與天搏。

燕回舟望向窗外,不知不覺間外面已經暗下,樹木藏在黑暗中,濃郁的黑像一只蟄伏的怪獸。

燕回舟起身将這些經書都收起來,決定明早辭行的時候還回去。

他有無佛緣他自己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自己不甘心,不甘心從小靈脈不全,不甘心修道之途千難萬阻,不甘心心愛之人長辭于世。

他要與天争,與命搏。

他的命必須放在自己的手中。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