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憑什麽總要我為她讓步?
——一名困惑的青年
———REPLY——-
小夥子,
事實上,你完全可以不讓步啊。
但你既然提出了問題,那就說明你有一個認為自己要這樣做或應該這樣做的源動力。
旋即,你又産生了抗拒,把原來要做某事的腳步攔了下來。
于是,你自我糾結,形成了我所見到的這個“問題”。
事實上,在這一系列的心理活動背後,還有一個深層的動力,即:我不快樂。
我不快樂,不圓滿,所以我需要做點什麽來改變什麽。
總結一下,目前的你擁有三樣東西:外在某事+某種感受+某組評判性念頭。
(通常,我把這組念頭歸結為雜訊。)
那麽,在這三樣東西裏,你真正需要解決的是什麽呢?
你或許會說是外在的某事,你的女友跟你吵架這類的。
但是,很可能上一次你們吵架又講和,你們溝通了很久,你明白自己“的确有錯”,下決心下次要首先理解她……所以你這次這麽糾結。
如果不是外在發生的事情,不是別人對你說的話,那麽是感覺嗎?
因為你感覺不舒服。
不舒服是固定穩固的嗎?
不一定,我必須得提醒你,拔牙就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痛苦;有相當的研究表明,“辣”是一種痛感,可是不少人們都喜歡這組痛苦。
實際上,真正的感受,都是平等的。
你或許想問,那罪魁禍首就是“某組評判性的念頭”嗎?
我會說是它們。
但是,在它們已經很快地産生了的情況下,你沒法擺脫。
你沒法靠更多的雜訊說服前一組雜訊。
還能做什麽,你會問。
——我邀請你,步入自己的感受,體驗它們的真面目,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內在感受與頭腦中的雜訊分離。
這樣的練習如果能做到,你很可能會發現自己漸漸地不怎麽去評判了。
這就是真相的力量。
話說回來,你和女友發生争執,而你想要包容時直接去做了,你還會有問題嗎?
什麽問題?
簡·道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