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以來,柏秣每日按時按點去服侍楚皇服藥,孝心可表,就連太後知道之後也是對柏秣贊不絕口。
不知是被柏秣的孝心感動還是這藥方的作用,楚皇身體漸漸好轉,身形也變得圓潤起來,恢複了往日的神态。
正當太後思慮,那幾日楚皇病重之時留下的遺诏用不上時。
這晚,她一時感慨與身邊随侍她幾十年的嬷嬷說起這三個孫兒,柏居是最像楚皇的,一樣感情至上,當年若不是她威逼利誘之下,皇上廣施雨露,恐怕如今她就剩柏居這一個皇孫了,不過焉不知也是因這衆多後宮佳麗,才導致虞貴妃紅顏薄命,太後因此對皇上有諸多歉意,平日裏待他待柏居也諸多忍讓,就連心中明知皇上在皇後飲食裏下藥……
唉……太後嘆道,都是冤孽!
嬷嬷見太後徒然傷感,将一碗安神茶遞上,勸慰道:“太後,兒孫自有兒孫福,您老就安心頤養天年,享自己的福吧”
太後接過茶放在一邊,笑着拉着陪伴了她幾十年的嬷嬷的手“你就讓我說……今日心煩得很,不說我睡不着”
她又嘆道:“三皇子柏伱就太過聰明,主意太大!哀家與皇上将這些時日以來他與瑾淩的來往都看在眼裏,他有什麽想法我們會不知?!”她擡手将桌上的安神茶端起,喝了一口,皺着眉繼續說道。
“四皇子……”這時外面的宮人來報,聲音急促,帶着顫音打斷了太後的話:“太後,皇上不大好了!”
“啪”
太後被這消息驚得手中的茶碗應聲落下,在地上摔個粉碎。
待到嬷嬷扶着太後一步三晃地趕過去,楚皇已躺在龍床上有氣出沒氣進了。
此時柏伱,柏昆,柏居還有柏秣等皇子皇女都在,就連瑾淩也在。
柏秣跪在床邊哭得厲害,還有許多皇女們大大小小地也都跪在房裏哭哭啼啼,只是因不受寵愛,不得上前,這些皇女中絕大多數也不是真心為楚皇哀哭,有些是出于禮節,有些是哭自己。
“居……”楚皇含糊地從嘴中吐出這個字,手顫顫巍巍地擡起,像是放不下什麽,撐着最後一口氣不願斷下。
太後了解兒子,連忙将眼睛紅紅的柏居招來,柏居跪在榻前緊緊捂住楚皇擡起的手,叫了一聲:“父皇……”哽咽着再也出不了聲。
太後含着淚強忍下哭意說道:“皇兒,你安心去,居兒我會替你照看好,決不允許別人動他一根毫毛!”
楚皇瀕臨死亡意識還是清晰的,他聽見這句話,微不可聞地露出了一絲笑意,最後一口氣終于咽下,握住柏居的手也漸漸垂下,神态端詳地走了,可眼角處還帶着一滴淚。
他空有抱負不得施展,如今臨終之時才看清許多事,可又有何用?不過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他一生最後悔的事便是去招惹瑾淩來楚國!
楚皇走得蹊跷,連帶着太後也因兒子的病逝哀痛過度病倒了,國喪都未能參加。
楚國國喪三月,民間三個月不得嫁娶,皇室子女守孝三年。
如今楚國太子未立,立儲之争很是激烈,朝臣各執一詞,一時争執不下。
一時又有謠言四起,說楚皇驟然病逝與七皇子有關,楚皇病重之時喝的藥便是出自七皇子柏居之手,楚皇看似有所好轉實則內裏已被掏空,身體越來越虛,最終虛不受補,葬送了他的性命。
明眼人都能聽出這屬于無稽之談,柏居深受楚皇寵愛,沒有動機,楚皇死了他在楚國只會無依無靠罷了。
可楚皇死得突然,讓人不禁懷疑到他病重之時服的藥物上,能在楚皇病重之時随侍在身邊做得手腳的自是得楚皇看中之人,只是不知哪一步出了錯,但如今太後抱恙,諸位皇子又并未提起,諸大臣只得将此事按下不表,畢竟如今時局未明,哪位皇子都有繼位的可能,若是牽涉太大,只會置自己于萬劫不複之地。
因素來與瑾淩交好,在這三方中,柏伱有着無形的優勢,陌國成為他的臂助,天平無形中向他傾斜。
這時嬷嬷扶着病恹恹的太後出現了。
她說,關于儲君繼位,陛下是留有遺诏的。
柏伱慌了,他倉惶說道:“父皇服的藥出自七弟之手,七弟尚未洗脫嫌疑,不足以繼位!”
太後雖身體抱恙,可腦子卻并不糊塗,從未有人下過定論說楚皇是因為服的藥出了問題而逝世,如今柏伱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她意味深長地看了柏伱一眼,柏伱被她看得心裏發虛,将頭垂下,再不敢發一言。
“誰說皇上的遺诏上是七皇子繼位”
柏伱眼中一亮,泛着野心的漣漪,他希冀地想着,若不是柏居,難道是自己!
皇太後輕輕推開扶着自己的嬷嬷,正了正衣裳,她雖是疾病纏身,可因今日場合,她身着一件暗紫色的宮袍長衫,上面用金線繡着鳳凰,因國喪,頭上只戴着幾支素釵,為遮掩病容,輕施粉黛。
太後寶相莊嚴,聲音響徹雲霄:“傳皇帝遺诏!”諸位大臣面面相觑,太後深居後宮,從不涉及國事,不過這等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理應由她來主持大局,于是便應聲而跪,齊呼萬歲。
場中除了瑾淩未跪,諸位皇子皇女均跪下領旨。
“楚國皇四子柏昆,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着繼朕登基,既皇帝位!”
柏伱一臉的不可置信,他不敢相信,楚皇竟寧願選擇四皇子也不願選他來繼位!究竟是為何!自己比之他們差在哪!
他顧不得禮數,驟然起身,眼睛變得通紅,他指着皇太後的鼻子吼道:“荒缪!這道旨意一定是假的!父皇怎麽可能會選柏昆!”
皇太後看着在諸人面前失了倫理綱常的柏伱,嘴角泛起一抹冷笑:“遺诏便放在禦書房的勤政親賢牌匾後面,是皇上親筆所寫,上面還蓋有皇上的印章,三皇子若有異議,可取下來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