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評論

雲淮晏一行在池州城一停便是半月有餘。期間雲淮晏傷勢反複,有大半時間連床榻都下不來。

盧之峻從陸小勇那裏打聽來了他下榻的地方,三天兩頭登門想探望。

有時雲淮晏狀況好些,也是能起身在外間與他見上一面,大抵武将不善言辭居多,盧之峻第一回 來探望時讷讷地看着雲淮晏:“您當真就是七殿下?竟然這樣年輕。”之後便筆直地坐在一側,與雲淮晏和陸小勇大眼瞪小眼不再多話。

這樣見了幾回,盧之峻才慢慢打開話匣子,講起池州民風北境風貌,末了抓抓頭,尴尬地笑了笑:“其實殿下在北境也待了許多年,我說的這些您大約都是知道的。”

雲淮晏并不覺得無趣,捧着一杯藥茶慢慢喝着,饒有興味地看着蘇葉坐在一旁聽得入迷一會皺眉一會驚奇的模樣,指着蘇葉給盧之峻看:“我的這位小兄弟感興趣得緊,盧将軍只管說。”

盧之峻的故事仿佛已經被掏空了,愣了一愣,猶豫了片刻,有些小心翼翼地問他:“殿下,您可還記得幾年前沔陽城外清丘嶺一戰?”

自然是記得的。

北地平坦,清丘嶺是沔陽城外制高點,一面懸瀑垂天,兩面陡崖如鑒,易守難攻,自先帝在位時被燕國所占,梁軍率次搶攻均無所獲。惠帝十年秋收時候,燕國大舉來犯,仗着清丘嶺地勢之便,沔陽城一帶幾座城池一舉一動皆在燕軍指掌之間。

蘇木面上講規矩,行事作風卻往往不按常理。

那時的雲淮晏正是年輕氣盛無懼無畏。

兩個人只帶了二十名精銳,循着清丘嶺南側的千仞飛瀑逆行而上,隐身于水簾之間,由蘇木與雲淮晏交錯着借內力将特制的鐵釺釘入石壁中,憑空在陡崖峭壁垂水懸河間開辟出一條道來。

一行二十二人登嶺的同時,沈老将軍親自擂鼓坐鎮,長平軍中主攻事的先鋒營與锵金營兩營圍住清丘嶺唯一的一面緩坡,兵分三路包抄過去。

燕軍位于高處占盡了地利,巨石滾木從高處不時砸落,長平軍一貫如出柙猛虎的先鋒營與锵金營這回卻四下逃散疲于奔命,行軍布陣亂如散沙,一點沒有搶攻的勢頭。

長平軍既不占優勢,也無心強攻,卻在燕軍的亂石下閃躲着時不時射出幾支箭挑釁,并不收兵。

燕人骁勇,卻不善攻心,被長平軍一激,便帶着人馬打了下來,沖到半山才覺得不對,回頭看時,清丘嶺上已經拔旗易幟,換了長平軍軍旗迎風招搖。

至此,燕人軍心大亂,長平軍輕易便攻上了清丘嶺。

沈老将軍棄了戰車,騎馬上嶺時,看見的是雲淮晏與蘇木盤腿坐在牆根下悠悠然地喝酒。

從瀑布攀上山嶺的兩個人滿頭滿身都是水,水被傷口的血染成粉色,滴到地上,跟燕人縱橫在地上的鮮血一起滲進土地裏面去。

兩軍交戰,刀口舔血,生死有命,誰也不能幸免。

那一戰,不是最艱難,不是最慘烈,但雲淮晏和蘇木就此在長平軍裏闖出了名頭。

盧之峻早年也在沔陽城待過,清丘嶺是他常年的心病。當年清丘嶺一戰,打頭的一位是端侯長子,一位是七皇子,他一肚子話想說,卻無緣得見,如今雲淮晏就在眼前,他站起身快步走到雲淮晏面前,一聲不吭結結實實地跪了下去。

蘇葉被吓了一跳:“盧将軍,您這是做什麽?”

“我本是沔陽人,當年我們用盡法子,久攻不下清丘嶺,每年秋收時候,沔陽城豐收的糧食都一大半都要被燕人掠去。我,我這是替沔陽城的父老跪謝七殿下。”

雲淮晏親自起身,伸手去扶,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盧将軍快起來,否則我就要替父兄跪謝盧将軍鎮守北境了。”

這邊正笑鬧着,陸小勇急急忙忙闖了進來,交了信到雲淮晏手中。

徐冕是雲淮定的老師魏任提上來的人,多多少少與雲淮定有些關聯。前幾日雲淮晏已将池州城事件原委寫了信給雲淮清,請他早做安排,又請盧之峻上奏雲恒。

池州遠離京都,卻是邊境要城,此事可大可小,京中如何決斷,将追責至何人,全憑雲淮清對付。

盧之峻極有眼力,當即起身告辭。雲淮晏也不留,着陸小勇送他出去。

人都走了,他才拆開手裏的信封。

那不是家書,而是一八百裏加急的文書,按說他早該抵達長平軍營了,但他一路在生病,行程拖沓,在池州城更是一歇便是大半個月,怨不得雲恒會八百裏加急地來催促。

可去年大約也是這個時節,長平軍諸将從北境回京,他也是帶着一身傷,卻從未懶怠。

他明明從來都不是嬌貴的人,這回卻對自己分外縱容。

離人與歸人,心境本是不同。

何況此去北境,長平再無蘇木。

陸小勇不過是送了個人出錦雲樓,回來時小院裏已經忙成一團,回廊下堆了兩三個箱子,屋裏還有敞開着的箱子,護衛們挑挑揀揀往裏收東西。

蘇葉在屋裏同雲淮晏發脾氣。

雲淮晏将架子上的書取下來收進箱子裏,蘇葉便趁他轉身再取時将剛剛收好的書放回架子上。

陸小勇進屋時,他們已經如此反複幾輪了。

雲淮晏無奈向陸小勇求助:“幫我拉住她吧。”

陸小勇看看蘇葉,又看看雲淮晏,小聲嘟囔:“這回我可不站在您這邊,這就急急忙忙地收東西,身子還沒大好呢,哪裏受得了路上颠簸。”

雲淮晏苦笑,蘇葉不知他如今光景,陸小勇卻也跟着裝傻,這幅身子哪裏是能好得了的?

橫豎沒人說句實話,也無所謂加他空口白話:“這裏離長平駐地最多不過七日,我們走慢些,不打緊的。”

他們與隔壁院落的楊恕和黎立舟到底也算是相識一場,辭行總是必要的。

恰好楊恕也是要繼續北上,聽說雲淮晏他們要啓程,他一個人輕車簡行,與雲淮晏相約再同行一段;黎立舟性子跳脫最喜歡熱鬧,哪裏肯孤零零一個人上路,丢了錠銀子給錦雲樓的夥計,并留了地址,讓他将自己院裏來不及收拾帶走的東西收拾妥當了托人送去,與雲淮晏約定次日未時三刻在錦雲樓門外見,自去收拾要随身帶着的細軟。

于是這一番道別竟沒有一絲離愁別緒。

古怪的是明明說好次日未時三刻,到了時辰一行人在錦雲樓外等了半天也沒等來黎立舟。

等了一刻鐘,錦雲樓的夥計去請,進了院子才看見黎立舟住的院子已經收拾得幹幹淨淨,只在桌上留了一錠銀子,想是留着結賬。

楊恕與黎立舟的關系近來緩和了許多,并未着意嘲諷,只輕輕嗤笑了一聲:“說要同行的也是他,臨時便逃了的也是他。”

陸小勇探頭看了看天色,擔憂道:“天色不早,既然黎公子已經走了,我們也趕緊走吧。”

啓程時已是午後,雲淮晏身上帶着傷,受不得颠簸,蘇葉壓着馬車的行使速度,只求穩不求快,暮色落下時只不過走了四五十裏地,離下一個落腳的地方尚遠,蘇葉喊停了車馬,跳下車去繞了小半圈,喊陸小勇準備停駐車馬,就地生火安頓。

雲淮晏從馬車裏下來,攏了攏蘇葉的披風,将一路都在手爐上捂得溫熱的手掌貼在蘇葉被冷風吹得冰涼的臉頰上,問她:“冷不冷?”

蘇葉搖頭,拉他看她挑的地方。

蘇葉看中的地方乍看之下确實很妙,一側臨近水源,衣食灑掃殊為便利,一側有山,山勢略為前傾,可擋風雨,平地位于斜坡之上高于河灘,即使他們不谙此地潮汐,也沒有漫水的風險。不僅如此,山石縫隙間斜斜探出一枝松樹枝,隐隐有綠意,在寒冬臘月之間平添盎然生氣。

地方是好地方,可陸小勇神色猶疑,缰繩握在手裏,并沒有拴馬停駐的意思。

雲淮晏笑笑:“你說好便是好,那今晚就在這裏吧。”

陸小勇欲言又止,他家殿下色令智昏,他卻也不好多嘴駁他面子,只慢吞吞的牽着馬走去遲緩地栓起缰繩。

楊恕畢竟不是平王府的人,不受規矩拘束,替陸小勇将話說了出來:“這裏一面臨水,一面靠山,東西兩側隘口狹小,如果遇見歹人,就是甕中捉鼈了。要我看,不如再往前走一段吧。”

雲淮晏仿佛就是等着楊恕說話,聽見他這樣說,與他四目相對看了一會兒,笑道:“楊公子說得有理,那就再往前走走吧。”說着邊招呼着陸小勇重新上路,邊拉着蘇葉上了馬車。

下車受了風,雲淮晏回到馬車上咳了好一陣子才緩過來。蘇葉從溫着的水壺裏倒了半杯水遞給他,有些古怪:“我選的地方不妥,當真只有楊恕看出來了,你和陸小勇看不出來?”

“你沒注意,陸小勇不願意駐在這裏,所以讓他去拴馬,他都是不情願的。”

蘇葉抱着他的一只手臂将頭靠上去:“那你為什麽要讓他停下來?你分明也不是真的想要宿在這裏的。”

“我在等楊恕說話。”

說到楊恕時,雲淮晏忽然低頭看蘇葉,靜靜看着,久久沒說話。

“怎麽了?”她眨眨眼。

“沒什麽。”他摸了摸她頭頂毛茸茸的黑發,垂下長長的睫毛蓋住眼中情緒,低聲道,“小末,你想你大哥嗎?我有點想他了。”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