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評論

顧希希童心驟起,用雙手試圖接住飄在面前的雪花,它卻異常頑皮,從指縫間溜走了,輕飄飄落在嵌了紅色左磚的地面,融成濕泥,消失無蹤。

………………………………

顧希希帶着許易然到了車站西口不遠處的水産市場。

那裏集中了大小四百多家水産店,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大型市場,每天從上午八點到中午的早市營業期間,嘈嘈嚷嚷,叫賣聲不絕于耳,運貨車和購物客令狹窄的過道顯得擁擠不堪。

市場內銷售剛卸船的墨魚、螃蟹、花鲫魚等各種海鮮,還出售近郊采來的蔬菜。顧希希他們剛到這的第一天,就在向導的帶領下品嘗過這裏的海鮮。

現在,雖然是晚上了,市場早已靜悄一片,但與市場鄰接的小街道裏,一家家餐館仍然生意興隆。

顧希希帶着他進了一家門口挂着“家人居酒屋”的紅色紙燈籠的餐館大門。因為過了飯點,裏面食客并不多,但有濃濃的市井味道。

笑容可掬的老板娘約莫五十左右,頭包一塊花巾,雪白的襪子,踩着木屐,招呼他們落座。

按照前次的經驗,顧希希點了海鮮井,其實就是海鮮飯,還有一個當地很流行的爐端燒,即海鮮燒烤,食材是帝王蟹,大扇貝,生蚝、大魚子,不加任何作料,吃的就是新鮮勁。

很快,還“嗤啦”“嗤啦”作響的散發着誘人香味的海鮮燒烤就端了上來,吃上幾口,再就一口溫熱的清酒,連許易然也贊嘆不已,不顧平日的斯文形象,大快朵頤。

很快,顧希希的雙頰就變得酡紅,人也活潑了起來,見老板娘獨自坐在酒臺後用酽酽的火爐溫着酒,偶爾喝一口,嘴裏還輕輕哼着什麽小調,就笑着問道:“老板娘,你店名為什麽叫家人呢?你和家人一起開的嗎?”

老板娘擡起頭,笑着說:“家人倒是沒有,但原來确實是我和我的一個老姐姐開的。”

“哦,那你的老姐姐呢?”顧希希一邊問,一邊簡單譯給許易然聽。

“她啊……”,老板娘想着,仿佛陷入了自己的思緒,過了會,她才說,“我那個老姐姐啊,已經去了。”

顧希希一怔,連忙道歉。

老板娘擺了擺手,表示無妨,又笑着說:“可惜你們來得晚,要是去年就來,說不定還可以吃到我那個老姐姐親自做的昆布湯呢。她做的昆布湯,真的是遠近聞名呢。”

顧希希知道日語裏的“昆布”就是海帶的意思,這種食物在中國并不如何,但在毗鄰的日本和韓國普通百姓眼裏,卻有着至高的地位。

對于這種文化的差異,顧希希不可置否,但對于老板娘嘴裏的那個老姐姐,她知道她應該還有接下來的故事繼續要講,便凝神細聽。

果然,老板娘嘬了一口酒,眯着眼睛,繼續說道:“我那個老姐姐啊,每年夏天都要到荒無人煙的道東知床海灘揀海帶,晾幹後,把這些沒有污染的海帶帶到這裏的市場賣掉,剩下的呢,就放在店裏做湯,遠近的老客人來了,每次都必定是要點的呢。島上很苦啊,但我那個老姐姐啊,一個人堅持了很多年,直到去年她病了,再也去不了了,才停止了這種行為。”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