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老和尚垂眸,微不可察的嘆了口氣。
方靜還是觀察到了。心裏一動,老和尚為什麽嘆氣?難道是孩子太聰明了不好?她确實是聽說過‘早慧易夭、多慧易折’這兩個詞。民間也有極聰明的孩子不易活過十八歲的說法。難道是一個意思?“師父,您的意思是說揚揚不好活過十八歲嗎?”方靜不放心了,心裏有點發梗。
老和尚手撚念珠,面色鄭重地道:“我佛慈悲!心存善念,多做善事,必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
方靜眨了幾下眼睛,說的這麽含糊,老和尚這話是什麽意思?
本想再問問老和尚,可是一見老和尚垂眸斂目,一副不願深談的樣子,方靜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轉念一想,管他什麽意思呢!現在科學這麽發達,醫療條件又好,不管聰明孩子還是笨孩子,都能健康成長的。她長真麽大,還真沒聽見誰家孩子因為聰明而夭折呢。何必疑神疑鬼呢?也許,人家老師父就是這麽随便說說,啥意思都沒有呢。
不過,方靜還是下意識地把老和尚的話記在了心裏。
第二天是農歷六月十九,觀世音菩薩的成道日,方靜參加了寺院的皈依儀式。
神奇的是,當天晚上,孩子真的沒有再哭鬧,一覺睡到了大天亮。
從此,孩子的這個毛病再也沒有犯過。直把一家人驚喜地不行,不禁深深感嘆,世界太奇妙了!
回鄉下收莊稼的姥姥快回來了,揚揚每天都要問好幾遍,“姥姥還不回來?”
這天下午,剛睡醒了午覺的揚揚,正迷迷糊糊的一只手搬着自己的腳丫子,一只手的大拇指放進嘴裏啃,聽到窗外有人說話,立刻一骨碌爬起來,蹭蹭幾下爬到窗邊,伸脖子使勁往外看,“誰呀?”小嘴裏咕哝着。
住一樓就是這樣,外面有人經過,窗內都會聽到。
看着兩個大姑娘從窗前說笑着走出去,揚揚大眼睛裏是說不的失望。
過了許久,直到窗外一聲熟悉至極的“揚揚,我的寶貝兒!”傳過來,蔫蔫的揚揚立刻滿血複活。三下兩下爬下床,噔噔噔跑出去開門。
寵愛揚揚的姥姥終于回來了!
姥姥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揚揚的媽媽是最大的一個。揚揚是方靜28歲才生下的寶貝。老人家二十多年才見着這麽一個孩子,疼愛揚揚都沒邊了。真的是要星星不給月亮。
小區裏面多的是帶孩子的老人。平時,相熟的老人們帶着各自的孩子湊在一塊兒,有什麽好吃的,都是你家孩子一口他家孩子一口的吃。
有一次,有一家孩子帶來的的吃食特別合揚揚的胃口,吃完了還想吃。姥姥愣是追到人家裏給揚揚又要了些吃。
方靜得知後,氣的痛心疾首。指責姥姥這樣慣孩子會把孩子慣的驕橫任性,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末了,意猶未盡地問,“您願意看到孩子将來人見人厭,連嫁都嫁不出去嗎?”
姥姥一想到自己疼到骨頭裏的心肝寶貝将來會被人讨厭到嫁不出去,登時覺得心被剜般的疼。于是,于是,痛下決心,不能太順着孩子。
科技在進步,這年秋末,這個不太繁華北方小縣城,出現了最初只有大城市才有的新事物。仿佛一夜之間,每個超市門口,都擺上了各種動物形态,放進個一元硬幣就搖搖晃晃唱兒歌的東西。
揚揚興奮的雙眼冒光,拉着姥姥去“騎牛”。騎了一次又一次,連着騎了七八次,把姥姥衣兜裏的硬幣全丢了進去,揚揚仍不罷休,哭着鬧着還要騎。把姥姥急得滿頭汗,猛然想起方靜的話,意識到管教揚揚的時機到了!
一狠心,把揚揚從“牛”上強行抱下來,在“我要騎牛,我要騎牛……”的哭鬧聲中往家走。邊走邊硬着頭皮跟揚揚講道理,“揚揚啊,你要做個好孩子,不能任性,要不将來會嫁不出去……”
第二天,姥姥帶回來揚揚出來玩,特意避開超市的方向。揚揚先是哭鬧着要往超市的方向去,沒姥姥拼死拼活地攔住了。孩子于是改變了策略。
“姥姥,這大好好,你見過嗎?”揚揚兩只小手努力地往最大裏比劃,眼巴巴看着姥姥誘哄道。
“沒見過!”姥姥誠實的點頭。看着揚揚急切的小眼神兒,姥姥的心都萌化了。
“就在那邊,我帶你去吧!”說完,拉着姥姥的衣角就要往超市那邊走。
姥姥忍着笑,“呵呵,不去!”
揚揚好不容易憋回去的眼淚差點又湧出來。不死心的歪着小腦袋,拼命地想姥姥最愛吃什麽呢?
然後,一臉興奮的看着姥姥,“姥姥,這大的鴨梨,鴨梨哦,你見過嗎?”大眼睛裏放射出得意的光芒。
“沒見過!”
“就在那邊,我帶你去吧!”拉起姥姥的衣角又要往超市那邊走。
“不去!”
揚揚:“…”
之後,一連好久,姥姥帶着揚揚都是躲着超市走。于是,鬥争無果的揚揚慢慢放下了騎牛的執念。直到長大成人都再也沒有騎過。也慢慢養成了她對一切事物都不那麽執着的淡然灑脫的性格。
多年後,在重病的揚揚病床前,姥姥痛哭流涕,痛悔當年怎麽就沒讓孩子盡着性子去騎牛!以至于留下了她這一生不能提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