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評論

第 91 章

然而可惜, 六十個名額早在十分鐘就被搶光。

本來想來報名的人就不少。

工地那邊、機械廠的家屬區外加請學生們去推廣,聽聞這件事的人數絕對比想象中多,絕對有不少人有報名的計劃。

本來就排了長長的隊伍, 結果現在又被突然告知,只要通過考核就能包分配, 這下哪裏還能忍得住?

原先一些心動但又沒行動的人立馬沖了。

不管是兩年還是三年,都值得了。

這要自己給孩子們找個師傅,去當學徒同樣也拿不到工資,而且找路子去拜師也得花不少年。

更重要的是,還不一定兩三年就能出師。

誰家去學技術不是得大幾年?

一來師傅本身就有工作, 沒那麽多時間去教導,還得學徒跟在邊上自己學, 學多少算多少。

再來有些老師傅們藏着掖着, 生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但這邊卻不同了。

初級班四十人, 高級班二十人。

兩個班級分兩個班次, 上午一班下午一班, 師傅們一對多教導,保證能讓學員們學到更多。

當然了, 最重要的是。

如果真不是這塊料,或者開學後又覺得後悔的,可以在一周之內提出退學,教學班只收兩塊錢, 其他費用全部退還。

以後能不能學好暫且不知。

但他們有個試錯的機會啊。

孩子們要真的上了幾堂課絕對師傅們教得不好, 他們學不會,那完全可以後悔退出。

無非就是花兩塊錢, 那他們完全舍得花。

這樣一來,場面真的可以用爆火來形容。

開業這天餘蘭枝也請了假, 這會正坐在櫃臺裏收錢,一張張遞到她手裏,沒過多久整個抽屜都快裝滿了。

就這樣,還有不少人手裏拿着錢不斷喊着。

“葉工,再給我一個名額吧,我家小子早就想着學門技術了。”

“對啊對啊,多加幾個也不擠啊。”

“我就晚了幾秒,你就寬容下讓我報個名吧。”

葉大全這會早已經忙得滿頭大汗,聲音也都吼啞了。

倒不是和人争吵,而是這邊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多到說話不用吼的根本聽不清。

他已經不知道重複了多次次相同的話,“名額滿了,等下回吧,人多了不好教,對報名的學員不公平。”

現在的名額能說剛剛好。

人數不多,教起來不會顧上這個顧不上那個。

但這些人數收上來得學費很是可觀,除了一些開銷和購買必須的書籍和設備之外,他們教訓班一個月的利潤就有五百多。

一個月五百塊啊。

相當于他們兩父子每人每個月能掙兩百多。

這比去工廠幹活強得多了。

而且他們已經想好了。

前面一兩年就維持這個規模不變。

畢竟他們五百多的收入和餘蘭枝一百多的工資,這些錢加在一塊,對于普通家庭來說絕對是超高收入了。

除了能讓他們的生活條件變得更好之外,還有餘力拿出錢繼續找曉霜。

等兩年後教訓班的學員們能通過考核,他們也能留下其中兩三個人來當師傅,到時候再擴張教學班的規模。

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

現在外面站着一群人,還是不願意放棄。

有些還抱着撿漏的希望,“那我在這邊待一個星期,要是有人退班,是不是就能補上去了?”

“對啊,應該能有退班的吧?”

“肯定有,要是有孩子真沒這個天賦,總不能白花家裏的錢吧?”

這個想法是正确的。

但說話的這人完全忘記了,每個家庭裏又不止一個孩子。

在知道葉工這邊教得認真,學到的都是真本領後,即使這個孩子沒天賦,他們家還能再換個孩子頂上去。

一周下來,硬是沒一個空缺能頂上。

不過教學班照常開班,學員們個個反應都挺好。

周邊眼巴巴看着的人更遺憾自己怎麽就沒搶到名額,而且看着一個個學員走進教學班,他們才發現,原來不僅僅是家裏的孩子們。

年紀大的去學也一樣可以。

“我瞅着那個人怎麽也得有三十出頭了吧?他也是去當學員的?”

“喲嘿,還不如把機會讓給我家孩子。”

“你想得倒美。”陳大媽白眼一翻,“人家三十幾怎麽了?學個兩三年出來也不老,到時候換個技術工的工作豈不是美滋滋?”

這麽一說,也是哦。

等學出名堂也就耽誤了兩年,到時候分配一個技術工,工資要比普工高不少,算下來也挺值。

頓時有人暗惱,“早知道我也去了,我當時還站在前頭看熱鬧,就因為家裏沒合适年齡的孩子,沒去搶名額。”

都說給家裏孩子謀個好前程。

結果卻忘記自己上也行啊。

真是白白錯失一個良機。

而在這時,有人驚呼着:“怎麽還有女學生?”

定眼一看,發現一個短發的女學生拿着工具袋走進去,顯然也是報上名的學員。

“一個姑娘還能學?”

一旁的陳大媽頓時不樂意了,“姑娘家怎麽就不能學了?婦女能頂半個天,難不成你們沒聽過?”

有人反駁,“可論搞機修的,也沒見有女同志啊。”

“那是你見識少了。”陳大媽白眼一翻,“再說了,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說不準人家就成為咱們這邊第一個女維修師呢?”

還真不是沒可能。

而且他們沒見過就代表沒有嗎?

指不準外面大把的呢,‘婦女能頂半個天’這話可不是白說。

一個年輕女人感慨着,“也多虧了她父母有遠見,以後學出來靠自己就能拿到高工資,也不用事事都依仗婆家,看他們的臉色。”

顯然這個女人是想起了自己在婆家的日子。

不由想着要是自己能有技術在身,上班拿着高工資,或許在婆娘的日子就不會過得那麽艱難了。

便有些羨慕被送去教學班的女學生。

這絕對不是小錢。

一個月一個月算下來,願意給女孩子花這個錢的,肯定是很心疼她很為她着想的父母。

“嗐,她父母有個屁的遠見。”陳大媽突然挺起胸脯,“那還不是多虧了我這個奶奶,硬是逼着他們掏錢把丫頭送去教學班,他們還心不甘情不願,等着吧,兩年後就知道我這個老婆子有多遠見了。”

說着是那叫一個驕傲。

最開始她提出來,兒子兒媳還真不樂意。

直接被她兩巴掌打服了。

女娃怎麽就不能不上了?

真說起來,女娃還細心些呢,她家丫頭讀書時就特別努力,要不是某些原因怕是早就上大學了,現在有個學習技能的好機會,她排在其他學員裏面肯定算厲害的。

張大媽繼續道:“葉工可是親口說了,咱家丫頭是吃這碗飯的,學起來又快記得又仔細,而且除了她之外,班裏還有兩位女娃呢。”

六十個人三個女娃。

看着挺少,其實挺讓人意外。

沒人想過年紀大了能去,也沒人想過自家女娃能去。

連着好長一段時間,都關注着這個教學班,好奇裏面學員們學得怎麽樣,是不是真能學點本事。

對此,葉芮還建議他們t每幾個月去周邊廠子進行實驗。

帶着學員們上門,直接對壞的機器進行維修,能解決自然好,說明每個人都學到了些本事。

不能解決也沒關系,有大伯在很少有機械故障能難到他。

還能在現場教學。

至于有沒有廠子願意。

那還真不擔心。

除了有大批量設備的工廠,一般小廠子都是沒有維修工人的,這類技術工本來就難招,想招也招不到。

再來他們的機械設備少,需要維修的次數也少,所以廠子裏沒工人也能臨時去外面找維修工。

但找也得花錢,還不一定能找到好師傅。

要是有人願意免費來維修,誰不樂意?

雖然帶了一群學徒來,但架不住領隊的師傅是他們以前請都請不到的好手,葉工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呢。

說實話,有大伯在,教學班真的不愁開心去。

他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大招牌了。

現在技術工本來就少,再加上在他們這個城市,大伯可以說是當仁不讓的能排首位。

很多事進行的特別順利,就是因為他這個人。

教學班只需要前期磨合一下,後面不出意外會進行的特別順利。

這邊一切安好之外。

公安那邊總算是有了消息。

雷建設的事基本已經查清楚,外省的設備廠也被抓了起來,雙方都被判了刑,可以說現在才算正式還了大伯一個清清白白。

當年那臺設備,确實不是大伯維修壞掉,而是本身就有大問題,想要将一臺臨近報廢的機器修好,可以是可以,但維修工也是需要各種主機和配件,這些買下來,怕是不比一臺好機器的費用差。

清白洗清,同時公安這邊還帶來了一個特別意外的消息。

“你說什麽?!”葉家三人猛地站起,個個臉上都是驚訝無比。

葉大全悶聲,“他真是這麽說的?”

廖德吉一臉慎重,“雷建設确實是這麽說的,他說如果你們能選擇諒解,他就将葉曉霜的一些線索告訴你們。”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