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小鎮車站門口,許易然和顧希希的裝扮就異常顯眼了,立刻圍上來五六個拉客的人,有男有女,嘴裏直嚷着“三輪車,三輪車,十塊轉遍全鎮”,有幾個中年婦女還伸手拉着顧希希的胳膊,想讓她上自己的車。
許易然怕牽動顧希希的傷處,将她護住。
顧希希示意他不要着急,轉頭對圍着他們的人一笑,用當地的方言說:“我們是本地人,大家就不用這麽客氣了,你們這麽多人圍過來,我們只能坐一輛,你們說坐誰的車好?”
那些拉客的人一聽,搖了搖頭,笑嘻嘻散開了,其實從這裏出發,到全鎮最遠的地方也不過五塊錢。
顧希希也一笑,就和許易然上了排在站口的三輪車隊的第一輛。
小鎮的三輪車都是統一刷成紅色的,車夫坐在前面,後面是一張有靠背的軟墊,兩個人坐剛好,頭頂一個塑料棚,晴雨兩用。
以前都是人力踩的,現在大多都改成電動的了,顧希希很贊成這樣的改動,否則光靠人力踩動,天氣好還好,遇到刮風下雨,烈日高照,每坐一次,就會産生類似于壓榨舊社會黃包車夫的罪惡感。
“走哪兒啊?”聽到了剛才顧希希的話,車夫笑嘻嘻回頭用當地土話問道。
“我們要去東山村,麻煩師傅給我們送到鎮東的候車點。”顧希希也用土話回道。
“好叻……”車夫一拉把手,三輪車就一溜煙跑開了,一邊跑,車夫還一邊說,“這位細囡啊,你說你是我們當地人,可我在這裏跑了十來年的車了,可從來沒有見過你啊。”
細囡在當地土話裏是年輕女孩的意思。
顧希希笑眯眯地說:“我小時候就到別地去住了,一年難得回來一趟,你面生也是難免的。”
車夫恍然:“怪不得哩,我說你一看就是大城市裏出來的,怎麽會是我們鎮上的,原來這樣啊。”
許易然驚訝又好笑地看着顧希希,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顧希希,你怎麽還會說這裏的土話啊?不會也是你那個朋友教的?”
“是啊,就是她教的,你也知道,我是語言天才嘛。”顧希希大言不慚。
許易然卻相信了,不再追問這個問題,而是打量起四周的小鎮風貌來了。
其實和S市相比,這個南塘鎮實在是小得可憐,也亂得沒有章法。
街道兩邊,種了一些瘦弱的小樹,枝葉上落滿塵土,顯得無精打采,路上不時橫七豎八停了幾輛汽車或者三輪車,将本來就不寬的街道擠得更窄了,兩邊店鋪顧立,大大小小,“老王肉骨頭湯”店旁邊是手機賣場,手機賣場旁邊是個茶葉店,接下來又是個賣香燭花圈的……顧顧總總,一條街下來,一個人生老病死需要的東西,幾乎通通可以買得到。
顧希希對此已經見慣不怪了,而從小在中心城市長大的許易然卻是饒有興趣,東看西看個不停。
“到咯!”路其實并不遠,車夫叫了聲,從車上敏捷地跳了下來,“三塊!”
顧希希遞給他一張五元:“謝謝師傅,不用找了。”